在边疆守了二十多年最后也死在了边疆。
若是我告诉他我要谋反。
他肯定会大义灭亲。
但是我将戎族与云朝官员勾结的证据也一并发了过去。
想必他定然会留下迎战戎族。
而能让他安心派来确认京城情况的只有一个人。
那便是我的兄长徐若清——天底下最清楚郑煦文是个什么德行的人。
我徐玉容、兄长徐若清,以及四皇子郑煦文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那时候的郑煦文还不姓郑,而姓许。
想一想偌大的云朝,几位皇子均不堪大用,而当朝殿试被钦点的探花郎许煦文突然被发现是陛下流落民间的亲子是何等让朝堂动荡的局面。
许徐两家毗邻而居,从牙牙学语到进入朝堂,再到荣登九五至尊。
郑煦文对我的称呼从儿时软糯糯的“阿姊”到“玉容”,再到如今冷漠的“皇后”。
我离他的距离倒是越来越远。
我早该明白的。
当他骄傲的递给我那根用碧玉雕琢的簪子,换下我头上兄长新折的玉簪花的时候。
他早已懂得了什么是世人眼中的贵重。
所以兄长一直不喜他。
而我却被他这番举动蛊惑,与兄长渐行渐远。
前世兄长死在了送公主和亲的路上。
陛下将选择和亲人选的事情交给我的时候,我是很苦恼的。
对方指定要嫡亲的公主,可先帝的女儿全都已经嫁为人妇。
而陛下的嫡女才不过两岁。
于是郑煦文让我重新挑选和亲对象时,我的堂妹挺身而出。
那是兄长与我决裂的时刻。
他头也不回的护送着堂妹走远,然后在路上为保护堂妹不受侮辱引火自焚。
我知道所谓的嫡亲公主不过是戎族的一个借口。
我也知道,和亲的公主没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