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云逍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薛定谔的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崇祯又道:“云逍子不仅为朕献上玉米、红薯、土豆三中高产作物,煤炉也是他所创。”大臣们心中,顿时雪亮。陛下今天让众人挨饿受冻。原来是为了体现这个道士的功劳。然后以此为借口,封赏这道士。礼部尚书温体仁当即会意,站出来大声说道:“云逍子功在社稷,应当重赏!”温体仁并非是东林党人,算是一个孤臣,因此在朝中,备受排挤。现在虽然位居礼部尚书,却屡遭弹劾,地位岌岌可危。而温体仁又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一心想要干出一番功业,跻身内阁,甚至名留青史。今天崇祯这反常的举动,让温体仁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无所顾忌地挺身而出。大臣们也揣摩到了崇祯的心思,这次,没人敢再反驳温体仁的话。一个道士而已,还能把他给封上天去?崇祯满意地点点头,朗声说道:“拟旨,敕...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崇祯又道:“云逍子不仅为朕献上玉米、红薯、土豆三中高产作物,煤炉也是他所创。”
大臣们心中,顿时雪亮。
陛下今天让众人挨饿受冻。
原来是为了体现这个道士的功劳。
然后以此为借口,封赏这道士。
礼部尚书温体仁当即会意,站出来大声说道:“云逍子功在社稷,应当重赏!”
温体仁并非是东林党人,算是一个孤臣,因此在朝中,备受排挤。
现在虽然位居礼部尚书,却屡遭弹劾,地位岌岌可危。
而温体仁又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一心想要干出一番功业,跻身内阁,甚至名留青史。
今天崇祯这反常的举动,让温体仁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无所顾忌地挺身而出。
大臣们也揣摩到了崇祯的心思,这次,没人敢再反驳温体仁的话。
一个道士而已,还能把他给封上天去?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朗声说道:“拟旨,敕云逍子为纯阳真人,加封……昌平伯!”
大臣们全都懵了。
真人,可不是胡乱叫的。
大明一朝的道教,以正一教为主体,并纳入国家的政治体系。
道教的其他分支,比如全真教,除极少数出任道录司的高道外,大多数都不能归属于官道系列。
太祖赐第42代正一天师为“大真人
‘叔父’是世外高人,也许不会在意这些。
但这也足以证明,自己这个当侄儿的心意。
当然了,崇祯不会亲自带着圣旨。
宣旨的事情,他已经做了安排,他现在来,是看戏的。
云逍招呼二人,进入配殿。
云逍给自己和二人泡了一杯茶,闲聊了几句。
然后开门见山的问道:“你能跟王承恩搭上话?”
崇祯瞥了王承恩一眼,“自然可以,叔父有什么事?”
云逍淡淡地说道:“让王承恩转告皇帝,就说你有一件大礼,要送给皇帝。”
崇祯笑问道:“不知是什么大礼?”
云逍反问:“皇帝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崇祯不假思索地说道:“银子!”
朝廷缺钱,这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事情。
为了银子,崇祯愁的头发都白了。
赈灾、打仗,都需要大把银子去填。
可朝廷取消了商税、矿监税、海贸税,每年赋税才只有几百万两。
这点银子,连辽东的军饷都不够。
崇祯这个大明天子,穷得都只能穿打补丁的龙袍了。
“叔父的意思,是让我给皇帝送银子?”
崇祯随即反应过来,一脸错愕。
云逍淡然一笑,“没错,就是让你给皇帝送银子。”
一旁的王承恩脑袋都有些不好使了。
让万岁爷通过他,给皇帝陛下送银子。
云仙长这是个什么操作,完全看不懂啊?
“侄儿手中,如今也不宽裕啊。”
“再说了,送少了,也毫无意义。”
崇祯苦笑道。
自己左手送给右手,这有意思吗?
“你那点银子,还是留着讨老婆吧。”
“我有一笔生意,只要做成了,皇帝就有上千万两银子的进账。”
云逍轻描淡写地说道。
“上千两……什么,上千万两?!”
崇祯被吓了一跳,猛地站起身,难以置信地看着云逍。
王承恩更是手一颤,手中的杯子都掉在了地上,“啪嗒”一声,摔得粉碎。
“也许还不止,这笔生意要是做成了,就算赚上几千万两银子也有可能。”
“并且,不光是有银子进账,还能为大明,铲除一个大毒瘤,伤及建奴的根本。”
云逍的微眯着眼睛,眸子中闪过一抹锋芒。
“叔父说的是什么生意?”
崇祯双眼赤红,呼吸顿时变得急促了起来。
有数千万两银子的进账!
可以为大明铲除毒瘤!
还能伤及建奴的根本!
这样的生意,岂有不做之理?
做,打破头也要做!
王承恩瞠目结舌。
云仙长这是在瞎吹吧!
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的生意?
该不会是用什么仙法,直接变出银子来吧?
一定是这样!
“这笔生意有些难做,不过只要皇帝下定决心,要想做成却也不难。”
云逍喝了一口茶水,笃定地说道。
崇祯急声问道:“是什么生意,叔父请讲!”
云逍正要答话。
嘭!
从外面传来一声巨响。
竟是有人直接将道观的大门撞开。
“你们先坐着,我去看看!”
云逍眉头一皱,起身走出配殿。
只见,一群捕快走进道观。
为首的捕头打量云逍一眼,冷冰冰地问道:“你就是吕祖观的住持云逍?”
“正是贫道。”
捕头点点头:“那就没错了,拿下!”
两名捕快当即手持着枷和镣铐,朝云逍走了过来。
这时,王承恩走了出来,喝道:“你们是哪个衙门的,怎么能随意拿人?”
捕头答道:“我们是顺天府衙门的官差,你犯事了,跟我们到衙门走一趟。”
云逍眉头大皱,“我犯了什么事?”
捕头不耐烦地说道:“去了衙门,你自然会知道。”
王承恩道:“云仙长是有道籍的道士,即便犯事,顺天府也必须会同道录司,无权直接拿人。”
“你把我对你说的那些话,跟谁说过了?”
“怎么就传到皇帝耳朵里去了?”
云逍盯着崇祯。
根据历史记载,这个时间点,孙承宗正好被罢官,赋闲在家。
他能够被任命为钦差,并且赶在建奴兵临城下之前,赶到遵化主持大局。
没有皇帝亲自强力推动,是不可能办到的。
遵化大捷的一些细节,几乎就是按照他那天所说的剧本开展的。
这足以说明,云逍的策划,被人剽窃了。
并且白嫖者,还是皇帝。
泄露消息的,也只能是这个大嘴巴侄儿了。
崇祯一愣,随即欣喜起来。
原来,“叔父”不是看透了自己的身份。
而是以为,自己向皇帝,透漏了消息。
这就可以狡辩,不,辩解的余地了!
崇祯稍作酝酿,便有了主意。
“自从那天,侄儿听了叔父所说的那些话,我便一直忧心忡忡,夜不能眠……”
云逍冷哼一声:“想不到,你还挺忧国忧民的。”
崇祯苦笑。
整个大明,最忧国忧民,也就只有他了。
“我现在的生意,跟宫里面,有些牵扯。”
“上次从叔父这里离开后,因为生意上的事情,我宴请了宫里的内侍……秉笔太监王承恩。”
“醉酒后,就跟他说了叔父的那些想法,没想到,就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了。”
不愧是大明天子,立即就把谎给圆了。
王承恩不由瞪大眼睛。
想不到,万岁爷编瞎话的本事,竟然这么厉害。
云逍的眉头一皱:“王承恩?”
王承恩顿时高度紧张了起来。
他在心中,开始暗暗祈祷:云仙长,我跟你无冤无仇,你可千万别害我啊!
崇祯瞥了王承恩一眼,似笑非笑地问道:“叔父也知道王承恩?”
云逍笑了笑,“知道,皇帝的吊友。”
崇祯和王承恩,面面相觑。
吊友,是个什么意思?
打马吊的朋友?
“你好大的胆子!”
“当今皇帝,可是个寡恩薄义的人,要是稍有差池,砍你十次脑袋都不够。”
“你能活到现在,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
云逍指着崇祯,心里一阵后怕。
因为那天,他所说的一些话,很是有些大逆不道。
这要是被崇祯皇帝听了去,那还得了?
崇祯满脸黑线。
朕怎么可能,会是这样的人?
王承恩低着头,装作什么都没听到。
心里却是一阵心惊肉跳。
云仙长可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
跟他在一起,没点胆量,迟早会被活活吓死。
云逍不再追究,一再叮嘱道:“以后,可别乱说话了,会掉脑袋的。”
崇祯忙答应下来:“侄儿省的。”
三人继续喝酒。
崇祯的酒量不大,每次都是浅尝辄止,意思一下。
王承恩却是殷勤地劝酒。
云逍毫无防备,来者不拒,每次都是一饮而尽。
很快,就有些飘了。
“遵化大捷,建奴无法攻破蓟镇防线,又被烧了粮草,用不了多久,就会退兵。”
“大明这下子,总该能安稳了吧?”
崇祯见机不可失,有意把话题,往朝政上引。
“安稳了?你想屁吃呢!”
“还是那句话,大明,吃枣药丸!”
云易夹了一块糖醋鱼,醉眼迷离地说道。
崇祯手一抖,手中的筷子,掉落在桌子上。
王承恩一个哆嗦,随即反驳道:“当今圣上,英明神武,励精图治,大明中兴,指日可待,你这话,也太危言耸听了。”
“励精图治?呵呵……”
云逍一声嗤笑,嘲弄之意,溢于言表。
这是个什么表情……!
崇祯不悦地说道:“有什么不对吗?”
云逍笑道:“咱们这位万岁爷,不励精图治还好,他这一励精图治,大明反倒会亡的更快,也就是这十来年的光景吧。”
崇祯猛地站起身。
王承恩大惊失色,指着云逍厉声喝道:“你竟敢诽谤万岁爷,诅咒大明朝,就不怕被抄家灭族?”
云逍呵呵一笑,懒得去理睬王承恩,自顾自地喝酒吃菜。
崇祯强忍心中震怒:“为何当今皇帝励精图治,大明却会反倒亡的更快?”
云逍喝了一杯酒,淡淡地问道:“当今天子登基以来,办的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
“诛杀魏阉,肃清阉党!”
崇祯露出得意之色。
他刚登基,就杀了魏忠贤,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解决了阉党之祸。
朝野上下,无不称颂陛下英明,有一代圣君之姿。
崇祯也把这件事,视作得意之作,每每想起,都是自得万分。
云逍呵呵:“魏忠贤不死,大明还有的救,皇帝杀了魏忠贤,呵呵……也就等于是给大明,挖好了坟墓!”
崇祯眉头大皱:“叔父难道相信阉党是好人?”
“又是一个被洗了脑的沙雕。”
云逍指着崇祯,连连摇头。
王承恩说道:“魏阉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难道不该杀?”
“先帝临终前,曾交代当今皇帝三件事,其中第一件事,就是‘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难道,是先帝糊涂了,连魏忠贤是忠是奸,都分不清?”
云逍一声冷笑。
关于魏忠贤,前世,他在网上,曾跟键盘侠们,论战无数。
不服来辩!
崇祯骇然问道:“先帝遗言,你怎么知道?”
云霄淡然一笑,“你说呢?”
崇祯意识到自己,问了一句废话。
叔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这天底下,似乎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知道先帝遗言而已,还叫个事?
崇祯一阵困惑,继续问道:“先帝自然是英明睿智,却为何,要留魏忠贤?”
“魏忠贤死之前,国库每年收入多少?死之后,又有多少?”
“先帝在世的时候,魏忠贤专权,为何没有百姓造反,辽东有宁锦大捷?为何到了崇祯年,反倒民乱不绝,建奴差点打到京师?”
“先帝不理政事,整日在后宫做木匠活,为什么能政令畅通,国库充盈?”
“而当今皇帝,勤勉朝政,励精图治,为什么却反倒内忧外患,朝廷国库、内帑空的饿死老鼠?”
云逍接连反问。
要知道,被后世称作是“木匠皇帝”的朱由校,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
其每天不理朝政,只躲在后宫做木匠活,却始终能保持朝堂的平衡。
这就是本事!
崇祯被问得哑口无言。
是啊!
这些问题,他也很想知道啊!
喜峰口。
曾经的参将府,成了奴酋的议事之所。
以皇太极为首,各大贝勒,悉数到齐。
皇太极微眯着眼睛,肥硕的身躯,坐在座椅上。
他城府极深,威严日重。
然而此刻,脸上却布满着怎么也难以掩饰的震怒、悲痛以及忧虑。
因为,自他从努尔哈赤手中,接过大汗之位后,其他贝勒就一直没安分过。
以莽古尔泰、代善等人为首,极力的撺和着要搞什么“八王议政”。
皇太极为了稳固汗位,急需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谁知接连出击,却始终无法撼动宁远、锦州防线,反倒损兵折将。
于是,皇太极制定了这次绕道蒙古,奇袭大明京畿的计划。
只要这次,能在关内,捞到足够的好处,甚至打下大明京师。
从此,他的地位,就再也无人能够撼动了。
刚开始十分顺利,一切都按照计划推进。
谁能想到,竟然在遵化城中,吃了这么大的亏。
甚至连长子豪格,也惨死在明军的乱箭之下,连尸首都没能抢回来。
更为糟糕的是,大军的粮草,也被满桂、赵率教付之一炬。
虽然现在,大军依然有横扫大明的战力,没有任何一支大明军队能阻挡。
可没了粮草,士气低落。
又被阻挡在大明蓟镇防线之外。
这仗,还怎么打?
“明国的那个小皇帝,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魄力,以这么快的速度,任用孙承宗、满桂?”
“遵化城中的内应,怎么会被识破?”
“孙承宗向来稳重,又怎么可能使出这样的毒计?”
“有人杰为明国,赢得了国运啊!”
皇太极心中,一阵叹息。
尤其想到,自己的儿子,死在明军的毒计之下,他的心头,又是一阵抽搐。
正思忖间。
莽古尔泰等人,不出所料地开始发难。
“老四,这就是你的狗屁妙计?”
“没了粮草,儿郎们吃什么,战马嚼什么?”
“你不是说,大明关内,遍地都是金银、女人、牲口吗,结果呢?”
“明国各镇的兵马,很快就会云集蓟镇,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我看当年,阿玛就是看走了眼,你根本就不适合当这个大汗!”
噪杂的声音,让皇太极头痛欲裂。
……!
崇祯散朝后,他回到后宫,立即招来曹化淳。
“给朕查一查!”
“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奴才,将朕前几天微服出宫的事情,透漏出去的!”
“给你三天时间!查不出来,你这个东厂提督,也就不用干了!”
崇祯十分罕见地大发雷霆。
曹化淳一震,慌忙答道:“奴婢遵旨!”
内侍暗通朝臣,这可是大忌。
并且今天,还被韩爌当做把柄,拿来逼宫皇帝。
这更是不得了的大事。
也难怪崇祯会龙颜大怒了。
其实,这事查起来,一点也不难,崇祯前两次微服出宫,身边也就是那么些个人。
曹化淳领命而去。
崇祯吩咐王承恩:“让方正化速来,伴驾出宫。”
遵化大捷,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云逍。
学生考了好成绩,当然是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炫耀了。
另外,云逍曾说过,大明还有十几年的光景。
遵化虽然大捷了,却并不意味着,能够从此高枕无忧。
还有许多大事,要继续请教“叔父”。
王承恩提醒道:“万岁爷,方正化此时,还在遵化监军呢!”
崇祯哑然失笑,“那就你跟着吧,嘴巴放紧点,挑几个牢靠的锦衣卫,全都换上便装。”
“奴婢这就前去安排。”
王承恩心中大喜。
论资历,方正化比他差远了。
跟着万岁爷出去两趟。
结果就一飞冲天,直接派出去监军。
现在轮到自己了,自然也少不了好处。
王承恩正要下去安排。
崇祯忽然说道:“让御膳房,准备几个精致小菜,用温桶盛着,另外,再带上一坛上等好酒。”
“奴婢这就去。”
王承恩暗自吃了一惊。
万岁爷这是准备去见谁?
竟然还要带着酒菜!
这天底下,还有人能让万岁爷屈尊?
不知不觉间,王承恩心里,多出了几分敬畏。
一切准备妥当后。
崇祯带着王承恩和十几名侍卫,轻车熟路地直奔郊外。
跟之前一样,崇祯让侍卫在山下等着。
而他仅带着王承恩,来到半山腰的吕祖观。
“机灵点!”
“切记,谨言慎行,待此间主人,如同对朕一般。”
崇祯很郑重地对王承恩一番叮嘱。
王承恩的心中,顿时掀起阵阵狂澜。
对这次要见的人,越发的敬畏,同时也越发的好奇。
二人进入道观。
只见此时,云逍正在练剑。
崇祯没有惊动他,在一旁静观。
云霄现在用的剑,是用来作法的,朴实无华,利剑无锋……!
准确的说,就是一口锈迹斑斑的破剑。
剑法更是有些奇怪,慢吞吞,软绵绵的,哪有什么威力?
王承恩看迷惑了。
就这么一个平平无奇的年轻道士,也就是长得俊朗了一些。
陛下怎么会对他,如此尊敬?
难道,真的如大臣们所说的那样,陛下被蛊惑了?
而崇祯在看了一会儿后,神色却渐渐变得凝重了起来。
云逍的一招一式,看似是平平无奇。
实际上,却是暗合阴阳循环,天人合一。
真不愧是叔父啊!
平时练的剑法,都是这么的高深莫测。
云逍哪里知道,他也就是练个太极剑,锻炼一下身体而已。
却无意中,在大明天子面前,装了个大逼。
云逍一整套太极剑练完,朝崇祯颔首:“来了。”
崇祯走上前去,笑着开口道:“有几日不曾来拜见叔父,今天特意准备了一些简单的酒菜,陪叔父小酌几杯。”
见侄儿这次,没有空手来,云易心中,不禁有些欢喜。
虽说,只是一些酒菜,却也是晚辈的一片心意对吧?
一旁的王承恩,瞠目结舌。
脑袋里一阵“嗡嗡”作响。
叔父?
这小道士,竟然是万岁爷的叔父?!
他也没听说哪位藩王出家当道士了啊!
而且,年龄也对不住,陛下哪有这么年轻的皇叔?
再说了。
即使是万岁爷的亲皇叔,他也不可能如此恭敬啊!
王承恩感觉整个世界都颠覆了。
“还不去把酒菜准备好?”
崇祯瞥了王承恩一眼,眉头一皱。
王承恩一个哆嗦,赶忙拎着食盒和酒坛,去了配殿。
崇祯仔细盘算许久。
最终还是有些不大放心。
立即让人叫来王承恩,以及刚刚返京的方正化。
仔细向二人交代了一番。
王承恩和方正化立即出宫,来到吕祖观。
“你叫什么来着?有些日子不见,你去了哪里?”
云逍对方正化印象极为深刻。
只是不记得他的名字,有点小尴尬。
“小的方刚,前些日子受主人差遣,去了一趟南方。”
方正化老老实实地答道。
“云真人今日受到惊扰,主人听说了很是担心。”
“因为小的有些力气,所以主人让小的前来道观,贴身保护真人。”
方正化道明来意。
云逍点点头。
有心了。
到底是自家侄子。
一旁的王承恩,暗自惊叹不已。
如今方正化可不是寻常太监。
已经被万岁爷任命为御马监掌印。
这可是内廷中排名前三的实权人物。
此时竟被万岁爷派来贴身保护云仙长。
大明立国以来,还从来没人有这份殊荣。
这时云逍向王承恩问道:“你今天不是来过了吗,怎么又来了?”
王承恩赶忙将崇祯的安排布置,向云逍全盘托出,然后问道:“陛下请云真人斟酌,如此是否稳妥?”
“严加保密,万万不能走漏消息。”
对于崇祯的安排,云逍倒是说不出什么意见。
毕竟是皇帝,站的高度不一样。
云逍的那点历史知识,现在根本派不上用处,当然不敢胡乱出主意。
“云仙长放心,上次仙长提醒过,皇宫那些吃里扒外的狗东西全都被清理干净了。”
王承恩笑着说道。
“今天云仙长抓了马世龙,朝野震动。”
“弹劾仙长的大臣,肯定不在少数。”
“不知如何辨别,哪些大臣是晋商的人?”
王承恩道出了这次的来意。
云逍皱眉说道:“锦衣卫的骆养性是个没用的,东厂的王承恩怎么也是个废物料子?”
方正化一脸同情地看着王承恩。
“云仙长此话何解?”
王承恩神色不改,早习惯了。
“马世龙是晋商花了大把的银子,以及人脉,才扶植起来的军中代言人。”
“如今马世龙被抓了,晋商肯定会想尽办法捞他,同时设法扳倒我。”
“牵扯到朝堂争斗,晋商这帮子商人的脑子不够用,定会与那些大臣们串联密谋。”
“从现在开始,盯紧八大晋商,看他们跟谁暗中串联,不就揪出他们的保护伞了?”
“王承恩执掌东厂,连这么简单的办法都想不出?”
云逍的一席话,让王承恩恍然大悟。
跟云仙长相比,自己还真的是一头猪啊!
“多谢云仙长提醒,我这就去跟王承恩说去。”
王承恩连声道谢,然后匆匆告辞而去。
回到东厂后。
立即安排东厂番役,将晋商八大家全都给盯死了。
……
北城,金台坊。
一座四合房中。
“一群废物!”
“这么多天,连个煤球都仿制不出来!”
“梁家养你们这些废物有什么用?”
梁嘉和愤怒地将一个个煤球,砸在梁家的管事、掌柜身上。
云记煤球厂的蜂窝煤大卖。
一个月净赚两万多两白花花的银子。
主营煤和木炭的晋商梁家,在京城的生意,却被挤兑的几乎快要关张大吉。
于是梁家就打算仿制煤球。
甚至连价钱都定好了。
一块煤球四文钱,比云记的煤球还要低。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这么多天过去,愣是没能仿制出来!
用最好的煤,造出来的煤球,根本不经烧。
云记的煤球,敞开了烧,能烧一个半时辰。
最新评论